近日,随着一纸签约落地,经开区黄店镇沉寂已久的碧珠园大棚项目终于迎来转机。这个曾因种种原因陷入停滞的项目得以盘活,正是经开区纪检监察工委立足监督职责,深挖乡村振兴领域梗阻,推动问题整改落实的生动实践。
经开区纪检监察工委坚持将监督“探头”直插基层一线,紧盯乡村振兴项目资金使用、资产管理和政策落实等关键环节,牵头建立“纪检监察+职能部门”联动机制,组织力量下沉村镇,对照集体“三资”管理、产业项目效益、惠农政策执行等33项“排查清单”,对全区类似闲置资产开展全面起底和专项监督。
深挖细查之下,精准发现一批突出问题:部分项目因前期论证不足、责任主体不明沦为“半拉子工程”;一些集体资产因管理混乱、监管缺位陷入“沉睡”;个别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甚至存在风险隐患。
发现问题只是起点,推动整改落实才是关键。区纪检监察工委一方面紧盯镇村两级主体责任,逐项明确责任单位、责任人和整改时限,构建“一级抓一级、层层抓落实”的责任闭环;另一方面通过列席协调会、实地核查进度、查阅整改台账等方式全程跟踪督办,对碧珠园等典型项目现场协调、破解梗阻,对整改中的推诿扯皮、弄虚作假等问题坚决“亮剑”,严肃追责问责,确保整改不打折扣、责任不挂空挡。
在监督推动下,碧珠园大棚项目从“沉睡资产”变为激活乡村经济的“活水”,整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。
解决个案问题易,防范同类难。区纪检监察工委坚持标本兼治,在推动具体问题整改的同时,更加注重源头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。通过完善资金监管流程、规范集体“三资”管理、优化部门协作规则,系统破解深层次问题。督促区社会事业局、财政局、自然资源局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等部门打破壁垒、协同联动,推动出台《经开区衔接(扶贫)资金产业项目资产收益分配管理办法》,从源头上防范因管理不善、责任不清导致的项目闲置和资源浪费,为乡村振兴项目健康可持续发展筑牢制度根基。
“碧珠园项目的盘活是一个新起点。”区纪检监察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持续聚焦乡村振兴领域痛点难点,做深做实专项监督,以精准有力的监督执纪为全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。(经开区纪检监察工委)